一片屹立于戈壁深处的胡杨林,树干斑驳扭曲,饱经风沙侵蚀,却依旧昂首向天。它们有的枝干断裂,有的树皮剥落,却始终未曾倒下,根系牢牢抓住贫瘠的沙土。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部“坚韧”的史诗,向天地宣告着:纵使千磨万击,纵使身处绝境,生命的脊梁不可折断,守护的意志永不消亡。
一片青翠欲滴的竹林,新生的竹笋依偎着老竹,在老竹的庇护下,以惊人的速度节节拔高,直指苍穹。老竹并不压抑新竹的生长,反而以自身经历的风雨为其提供支撑和养分。这无声的画面,诠释着“谦逊”与“向上”的完美统一:根基稳固,虚心有节;承前启后,生生不息;不争一时之高下,但求世代之绵长。
叶昭凤缓步向前,掌心轻轻抚过一株老槐树粗糙龟裂的树皮。那树皮坚硬如铁,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然而,指尖传来的,并非死寂的僵硬,而是一股澎湃汹涌、源源不绝的生命脉动!
这脉动沉稳有力,仿佛地底奔流的熔岩。她闭上眼,神识融入其中,“看”到了这株老槐历经无数雷霆轰击、虫噬病害、旱涝侵袭,树干内部甚至有过巨大的空洞。但它从未放弃,每一次创伤后,都在伤口处催生出新的组织,更加坚韧,更加努力地将根系扎向更深的地下水源,将枝叶伸向更高处的阳光。
它的“理”,便是“历经风雨,始终向阳”。这何尝不是她治理大乾的写照?朝堂倾轧、边疆战火、天灾人祸……无数风雨袭来,但她的核心从未动摇——让这方土地上的生灵,有希望,有未来,如这老槐,伤痕累累,却始终向着光明生长。
她的目光,随后被石缝中的一点嫩绿吸引。那是一株不知名的小草,种子不知被风还是鸟带到了这几乎不可能生存的岩石缝隙。
它没有强壮的根系去破开坚硬的岩石,只是将自己的根须,化作比发丝更细的触手,顺着岩石天然的、细微到几乎不可见的裂痕,小心翼翼地、却又无比执着地向下、向四周蔓延、渗透,汲取着石缝深处那微乎其微的水汽和养分。它的叶片细小,却努力舒展,捕捉着每一缕透过树冠缝隙洒下的阳光。它不强求,不抱怨,只是抓住一切可能的“缝隙”,顽强地活着,甚至绽放出一朵米粒大小的、几乎看不见的白色小花。这株小草,让叶昭凤瞬间想到了大乾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
他们或许不懂治国平天下的宏论,不识玄奥高深的功法,在乱世中,他们如同这石缝中的草籽,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废墟上重建家园,坚韧得令人心折;在盛世里,他们又如同一片片沉默的绿叶,默默滋养着国家这棵大树,不居功,不自傲,却不可或缺。她蹲下身,将温热的掌心轻轻贴在那柔弱却充满韧性的草叶上。
一股清晰无比的生命律动传递而来——那是“顺势而为,逆势而生”的终极韧性!不硬撼无法撼动的壁垒,却绝不放弃任何一丝生长的可能。这草叶的韧性,与她治国时“雷霆手段怀柔心”、“刚柔并济安天下”的方略,在灵魂深处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楚凡并未走远,他停驻在一片藤蔓与高大乔木交织共生的区域。粗壮的藤蔓缠绕着笔直的乔木主干,借助乔木的高度,将自己的枝叶舒展开来,沐浴高处的阳光;而乔木那原本可能被烈日灼伤的树皮,却被藤蔓层层叠叠的叶片温柔地覆盖、遮挡,避免了水分的过度流失和暴晒的伤害。藤蔓需要乔木的支撑,乔木也需要藤蔓的遮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