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考虑的角度更为实际和沉重:
“人才结构是硬伤!
华兴有世界一流的通信工程师、软件专家、芯片设计大牛,但我们有多少真正的汽车工程师?
有多少懂底盘调校、车身工程、三电系统集成的顶尖人才?”
“从头培养?时间不等人!
大规模挖角?
成本高到难以承受,还会引发行业剧烈震荡,树敌无数!
这个转型的阵痛期,我们承受得起吗?”
“更稳妥、更符合我们基因的道路,是做新能源汽车界的‘博世’。”徐平的声音陡然拔高,仿佛要把他的想法灌进以姚尘风为首的几个人的脑袋里。
他有力的手指重重敲在桌面上,发出沉闷的“咚”一声,仿佛为他的论断落下重音。
“聚焦我们的绝对长板——智能汽车的核心增量部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智能座舱系统、车规级芯片、车联网通信模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