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毫不犹豫地说道:“黄帝愿意放下一切,潜心修行。只要能够领悟道的奥秘,黄帝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广成子满意地笑了笑,说道:“好,既然如此,你就先在这里住下吧。我会传授你一些修行的方法,希望你能够用心领悟。”
于是,黄帝便在崆峒山上住了下来。他跟随广成子学习修行的方法,每天潜心修炼,用心感悟道的奥秘。在广成子的悉心指导下,黄帝的修行逐渐有了进展,他对道的领悟也越来越深刻。
第卅五回泰山封禅埋玄玉崆峒问道访广成二
再度启程:诚心打动
回到宫中的黄帝,并未因广成子的拒绝而气馁,他反复思索着广成子的话语,每一个字都如同一记重锤,敲打着他的内心。他深知,广成子的话虽然严厉,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自己身为天下之主,却未能洞察自然之道,只关注到了事物的表面,而忽略了其本质。这种浅陋的心境,又怎能领悟那高深莫测的“至道”呢?
黄帝决定暂时放下手中的政务,他走出宫殿,辞去了随从,在一处幽静的地方,筑起了一间简陋的陋室。他在陋室中铺上白茅,独自一人居住了下来。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黄帝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他摒弃了心中的杂念,静下心来,对广成子所说的话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反思。
他开始反思自己治理天下的方式,意识到自己的许多决策虽然看似是为了百姓的福祉,实际上却违背了自然的规律。他追求的是外在的繁荣和稳定,却忽视了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追求。他明白了,只有先治理好自己的内心,才能真正治理好天下。
在这三个月的独处中,黄帝还了大量的古籍经典,从古代圣贤的智慧中汲取营养。他研究了天文地理、阴阳五行等方面的知识,试图从这些古老的学问中找到与“至道”相通的地方。他还进行了冥想和修炼,通过调节呼吸和内心的平静,来增强自己的精神力量和专注力。
经过这三个月的省己修心,黄帝的心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不再是那个只关注外在事物的帝王,而是成为了一个追求内心平静和智慧的求道者。他的眼神变得更加深邃,面容也更加沉稳,整个人散发着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气息。
三个月后,黄帝怀着一颗更加虔诚和谦逊的心,再次踏上了前往崆峒山的道路。这一次,他没有带上随从,也没有乘坐华丽的马车,而是独自一人,徒步前行。他的步伐坚定而沉稳,心中充满了对“至道”的渴望和追求。
一路上,黄帝风餐露宿,历经了无数的艰辛和磨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心中的信念支撑着他不断前进。终于,他再次来到了崆峒山的道观前。
黄帝轻轻地推开了道观的门,走了进去。道观里依然弥漫着一股神秘的气息,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响。黄帝四处寻找着广成子的身影,终于在道观的后院里,看到了广成子正坐在一棵古老的树下,闭目养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