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三皇本纪》里记载:按皇甫谧,伏牺葬南郡。
《路史》里记载:伏羲……世纪云葬南郡在襄阳。
《绎史》里记载:帝王世纪庖牺氏在位一百一十年崩葬南郡。
夏力恕《湖广通志》载:伏羲葬南郡少昊葬长沙舜葬零陵。
乾隆版的《钦定四库全书》、《通鉴外纪》、《世说新语》、《元和郡县志》中亦有详细记载。
岘山到处是名胜,遍身皆古迹。刘备马跃檀溪处,凤林关射杀孙坚处,羊祜的堕泪碑与杜预的沉潭碑,刘表墓与杜甫墓,张公祠和高阳池、王粲井、蛮王洞等蜿蜒数公里。
岘山脚下的襄阳城和夫人城,是宋元大战之地。
历史上流传下来关于岘山的诗多不胜数,但来得最多的,当属孟浩然。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里是这么描绘岘山的: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
名山名水出名人,当然也出名石。在岘山腰岩上,有一块苍劲的岘石。这块石头,是极品古石。
岘山美石不断被冲进汉水,在鱼梁州形成了汉水第一大卵石滩,无数的水墨石、火爆石、梨皮石、血石和腊石,像一粒粒珍珠,散落在纯洁的白沙中,醉倒了一串串的石痴,吸引了一队队的石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