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来说,时莱和某族群并没有刻骨铭心的世仇。

        他此行前来,一部分是想在这片充满历史纠葛的土地上寻找某些残留的痕迹。

        但更多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他就是单纯看这群人不爽。

        在他年幼时,杂志上描绘的那个民族形象是光辉而悲情的。

        他们勤劳、智慧、热爱,虽然失去了家园四处流浪,却始终不改对故土的深切渴望;

        他们懂得感恩,甚至曾在西方世界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时,暗中伸出过援手。

        那时候,杂志上通篇都是对他们这个族群的赞誉,同时顺带着贬低下我们的劣根性。

        直到长大后,时莱才明白那些故事编的有多离谱。

        他们确实“勤劳”,兢兢业业地汲取着周围人的财富;

        他们也很“智慧”,利滚利的计算方式比米小满的数学作业还要离谱;

        他们手中永不释卷的“书籍”,只是经文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