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无数个电话拨向全国各地各个安静的实验室、书房。

        许多原本埋首于精密仪器或浩瀚文献中的老者纷纷摘下眼镜,走出熟悉的天地。

        他们之中,不仅有院士,还有各大院校隐退多年的科研泰斗、国宝级的学者。

        这些智慧的头脑迅速被组织起来,绞尽脑汁地商议如何撰写这份意义非凡的“申请书”。

        虽然已是电子时代,但为了表达极致的诚意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所有申请书均要求以最郑重的方式——手写呈现。

        因为,最终的审核环节,将邀请时莱真君亲自过目。

        不仅如此,各机构还不惜请动国内顶尖的书法大家亲自执笔誊写!

        文章内涵要足够深刻,字迹更要堪称艺术,卷面分必须拉满!

        这直接导致了好几位久负盛名、平日一字难求的老书法家被连夜“抓了壮丁”。

        对着科研大佬们精心打磨好的文稿,凝神静气,焚香沐浴,然后才挥毫泼墨。

        无一例外,每一份最终呈递上来的申请书都凝聚了惊人的心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