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婉不好意思样吩咐后头女使,“快替两位娘子收下,谢过县主盛情。”
又示手前方道:“不敢与县主千金贵体久立檐下,咱们进去吧。”
襄城县主目光流转,复往渟云身上扫视过一番,这回再没推辞,走在了前头。
私塾分早午晚课,诗书礼艺无定,但凭哪位教习有空。
逢大儒讲文,则遣个使役提前通传,与襄城县主和两个云娘子来听学。
今儿台上坐着的,乃是是宝元三年的进士及第周晦,字隐鉴,时任国子监学谕,好孔孟,称风流,有薄名。
学谕品阶不高,他年岁也不长,称称不得傅,故三个姐儿进门只礼拜先生,没作叩首跪师。
门内有十七八个小郎以年岁排座次,年愈长,科考愈近,则位愈前,可随心与师长交流。
而年岁较小的,不急着往龙虎榜上奔,便往后坐些。
至于仅作开蒙的三个姐儿,自然也是往后排,一帘纱幔隔开,前方人与物皆变的影影绰绰。
襄城县主身贵,先选了坐席,谢家两个娘子不分高下,同是按着年岁,渟云在前,纤云在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