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赛车形式和赛道条件对跑法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像卡丁车这样比较正式的场地赛只顾着帅那就是和圈速过不去。

        当然也不是没有不信邪的,但结果很可能不但不帅,还会非常的尿(sui)。

        冲出赛道吃了一脸泥都算是小事,因为撞坏了车架而平添一大笔开销的家长脸色可不会太好看,万一要是还受伤了,那么这个孩子估计多半以后都要和这项运动说拜拜了。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卡丁车的开法就一定像是一辆轨道车一样老老实实地在地面上抓着跑。

        许多比较有天赋的小孩在试图突破自己的圈速瓶颈时,会一点一点尝试打破抓地力极限那一点点模糊的边界,慢慢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找到卡丁车转向时的“滑移角”,从而摸到中性转向这一进阶技巧的门槛。

        但束龙这小子对于抓地力的感受实在是太过于敏感了,以至于那条极限的边界在他的感官世界里非但不模糊,反而像是一条肉眼可见的辐射圈,让他始终保持着一个蹭蹭却又不深入的暧昧距离。

        “滑起来?那车不直接冲出去了吗?”

        被叫回来的束龙一头雾水,他感觉自己跑的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而且一套轮胎能多跑一些里程那不是好事吗?

        “能保胎确实不是坏事,如果你日后准备继续在赛车的方向上深造发展,能在保胎的同时确保圈速反而是一项非常不得了的本事。

        但卡丁车锦标赛的赛程很短,短到根本没有保胎的必要性,反而单圈圈速不足对起跑位置的影响是非常致命的!”

        韩立找来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一个旁边有四个小正方形的长方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