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荒唐的战争

        乾元元年十一月,黄河流域的寒风裹挟着枯草与沙尘,在邺城外围的平原上呼啸。

        九镇节度使麾下的二十万大军,如同一道连绵百里的钢铁壁垒,将这座被安庆绪占据的孤城团团围住。

        营地里,篝火的光芒在夜色中连成一片,与城墙上叛军的火把遥相呼应,空气中弥漫着粮草、战马与兵器的混杂气息,却唯独没有一支强军应有的肃杀与统一——这支集结了帝国最精锐力量的部队,自开赴前线那日起,便被一道荒唐的旨意捆住了手脚。

        肃宗李亨听信宦官谗言,拒不设立统帅,只派不懂军事的鱼朝恩以“监军”之名,凌驾于郭子仪、李光弼等名将之上。

        此时的唐王朝,虽经安史之乱重创,却仍能调动各镇精锐: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率五万劲旅,河东节度使李光弼领四万精兵,再加关内、泽潞、淮西、永平、汴滑、襄邓、魏博、滑濮八镇节度使麾下兵马,总计二十万之众,另有神策军三千作为补充,粮草由江淮地区源源不断转运而来。

        论兵力、论补给、论军心,唐军都占据绝对优势,平定叛军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可这份优势,从肃宗李亨在长安大明宫的决策开始,便逐渐化为泡影。

        自马嵬坡兵变后,李亨在灵武登基,虽有平定叛乱的志向,却始终被“武将权重”的恐惧缠绕。

        安禄山曾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手握重兵后起兵反叛,这份阴影让李亨对麾下将领充满猜忌。

        此时,宦官鱼朝恩正得宠于宫中,他本是肃宗潜邸旧人,一路靠着阿谀奉承爬上高位,见李亨对武将心存疑虑,便日日在其耳边吹风:“郭子仪、李光弼皆为百战之将,麾下士卒精锐,若授以元帅之权,恐成第二个安禄山。”

        “不如派监军节制诸军,既能掌控战局,又可防患于未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