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生哭着说:“爹,你说啥呢,我咋会怨你们,要不是这些年大哥大嫂拉拔着家里,我们早就饿死了。”

        日子像冻僵的河流,在1962年后慢慢开始解冻。

        最艰难的时刻总算过去了。

        林初夏、林朝晖和林春棠三个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成了大头娃娃,因营养不良,脑袋显得格外大,肚子却因缺乏蛋白质而鼓胀,四肢瘦得像麻杆。

        饥饿的滋味深入骨髓,但林初夏心中却充满了另一种力量——家的温暖。

        她亲眼看着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分粮,没人抱怨,只有相互推让。父母把碗里仅有的几粒米捞给孩子们,自己默默地嚼着榆树皮磨成的粉做的窝头,那粗糙苦涩的东西划得喉咙生疼。

        父亲下班后,会拖着疲惫的身体去郊外挖点能吃的野菜或者树叶子。

        母亲则在昏暗的灯光下,一遍遍缝补着孩子们磨破的衣裤,或者用瑕疵布换点红薯土豆。

        这份宁可自己挨饿也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爱,让她懂了幸福度的意义。

        熬过寒冬,终见春晖。

        日子越过越好,7岁的林初夏抽条似的长高,褪去了婴儿肥,显露出清秀的眉眼。

        到了上学的年纪,她背起自己用各色碎布头精心拼接缝制的小书包,跟着姐姐,拖着依旧贪玩懵懂的哥哥林朝晖,走进了春城市红旗小学的校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