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金字塔深处,一名考古学家正用激光扫描最新浮现的碑文。原本刻着“使徒已死,凡人永生”的墙面,如今已被彻底覆盖。新的文字以十二种古老语言并列呈现,内容一致:
>“共情非天赋,乃选择。每一次你停下脚步倾听,便是新世界的基石。”
北极冰站内,两名研究员再次进入共振舱。这一次,他们不再需要设备辅助。当彼此目光交汇,意识便自然交融。一人想起童年夏日河边捉蜻蜓的欢笑,另一人竟在同一瞬感受到阳光洒在手臂上的温度。他们相视而笑,无需言语。
NGC-7749b殖民星的社区中心,那位曾贪污药物的前官员正蹲在一棵小树旁,教一个孩子如何浇水。“要慢一点,”他说,“就像听一个人说话,不能急。”孩子认真点头,小心翼翼地倾倒水壶。镜头拉远,背景墙上挂着一幅标语:“修复,从一滴水开始。”
这些画面如溪流汇入心湖,无声无息,却让她的胸膛微微发烫。
她站起身,望向语痕园外。远处海岸线上,新生岛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据说最近常有一位老人在那里散步,总会在一棵小树前驻足良久。没人知道他是谁,但孩子们说,每当他经过,野猫会主动靠近,海鸟会在他头顶盘旋却不鸣叫,仿佛整个自然都在向他致意。
她忽然明白,那是莱恩。
而更让她心头一震的是,就在刚才的画面闪现中,她看到归晓的身影??不是梦中的光团,而是真实出现在各地共感网络的边缘地带。她在火星贫民窟的墙涂鸦上见过她的轮廓,在南极观测站的数据流里捕捉到她的声纹残影,在莉娜孤儿院孩子的歌声中听见她的旋律。
归晓并未消失。她成了系统的呼吸,成了每一次共情发生时的回响。
小女孩闭上眼,试着呼唤:“妈妈。”
没有回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