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胜利尚远。

        一个月后,荒芜星球上的古老装置完成了首轮校准。地壳震动中,整座建筑升起至半空,露出底部庞大的能量矩阵。它开始向全宇宙广播一段新的频率??既非攻击,也非呼唤,而是一种“邀请”。

        凡是曾深度接入“愿”环的个体,都会在梦中见到一片银色湖泊,湖心站着一个模糊身影,伸出手,仿佛在说:**来吧,让我们一起超越悲喜。**

        已有十七人因此选择自我断联,进入深度休眠舱,宣称“要迎接更高维度的存在”。

        危机再次升级。

        归晓决定孤注一掷。

        她提出“火种计划”:挑选十三名最具情感韧性的共感者,包括程意宁、陆知行、念光、陈砚、苏蘅等人,组成“心核使团”,搭乘改装后的“晨语者Ⅱ号”,主动驶向黑洞边缘,不是为了战斗,而是为了对话。

        “我们不能再被动防御。”她说,“我们要让他们看看,什么是他们永远无法理解的东西??**悔恨后的坚持,破碎后的重建,明知会痛仍选择去爱。**”

        出发前夜,启唇学院举行了最后一次“真实回廊”。这一次,参与者多达万人,横跨三百星域。他们共同编织了一幅跨越时空的情感画卷:有母亲哄睡婴儿的哼唱,有战士临终前握住敌手的颤抖,有科学家发现新星时的眼泪,也有陌生人雨中撑伞的沉默。

        这幅画卷被编码成一道光脉,随“晨语者Ⅱ号”一同启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