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苏阳曾考虑的方向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之心,即教育不分高低贵贱,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按照每个人的天赋进行开发教学,但思来想去苏阳还是觉得不合适。

        他做不到什么人都一视同仁,没那么圣人心态。

        而且,这是儒道为师的概念,是一种理想化的教学状态。

        具体到武学心法还需要再变化。

        第408章丹方

        武道说到底得动手啊!

        不动手只靠嘴皮子说教肯定是不行的,自觉的人说了管用,不自觉的人就得收拾一下他才知道疼。

        总之,参考了各种心法之后苏阳就决定自己要修的师道仁心就是有救而教之心。

        根据对方的情况而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

        还能救的,他就好好教育,争取这辈子好好做个人。

        救不了的,他就好好教训,争取下辈子好好做个人。

        突出的就是一个不给自己添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