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路,需要他们自己去闯。

        出发之前,秦战前辈已经将雾界中分辨方向,寻找无雾区的三种常用方法倾囊相授。

        其一,观察植物的长势。无雾区光照更为充足,能量也相对稳定,因此越是靠近无雾区的地带,植物往往会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枝繁叶茂,色彩也更鲜亮。反之,深入雾区的植物则可能呈现出某种病态的灰败或诡异的变异。

        其二,便是参照法。在雾界中寻找一些独特且不易移动的地标,例如形状奇特的巨石、特殊的山体轮廓、或是某些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古老树木,以此作为参照物,结合对周围环境的细微观察,逐步辨别方向,摸索前进。

        其三,则是拨雾法。这需要达到武王级别的御气修为,通过敏锐感知雾气内部能量的细微流动,浓度变化,如同拨开水流般感知其走向,从而判断出能量相对稳定的无雾区所在的大致方位。

        当然,这些方法对苏阳而言,都显得有些原始。

        他的感知领域在这片诡异的雾界之中,依旧能够强行延展出至少二十公里以上的范围。

        这比任何经验判断或技巧都来得更加直接高效。

        确定了学生们都已安全进入,苏阳不再停留,快速动身。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