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国公听着,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一张老脸略显泛红,眉眼都舒展开了,笑意如菊花一般铺在脸上。他笑道,“上万贯,我国公府上上下下百十口人,一年也花不了这么许多。想来,白家家产应有千万贯之数,若从大理寺归案,应全部没入内藏库,再分给有功的臣子。”
他瞧了一眼垂手侍立在一旁的贺正廷,又道,“正廷与你的位置也该升一升了,郭运使操持两浙路多年,也是有功之臣。我与官家言说言说,直接从内藏库拨一些过来,你派了人去打理了便是。”
贺正廷听了,只轻轻笑了一笑,并没有接话,仍低头垂手站着。
而郭琇却是喜不自胜,赶忙拜谢舒国公,说道,“还有一事要禀明国公爷,白家的船队和漕运,在两浙一地是很有威望的。市舶司的韩舶使求了我几次,想将白家的船队转到他亲家那里。我想着,这船队或许对国公爷有用,便一直对他敷衍着。”
“国公爷若有良策,或可赶在别人前面下手,直接将船队和漕工一干人都扣下。若是我们得了白家的船队,便是控制住了两浙的漕运,说不得,他家的番商也能一并收拢了来,未来想要运些什么,便是国公爷一人说了算。”
舒国公笑道,“我知郭运使的意思,若手中有了船队,便不必再另找他人运送货物了。你我都知道这是一桩好事,此乃天赐良机。但老夫和正廷都不便出面,而郭运使你则不同。你身为两浙路的转运使,漕运司也要听命于你。白家的船队,对你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第三十二章舒国公,贺正廷
郭琇听了,沉思片刻,灵机一动,“我如今有一计:白家被市舶司告的罪状便是私运货物,我以同样的罪名将船队扣下。转运使司再派三五个按察使,以查访的名义,给他家安上三五个罪名。到时,他家的船队,便顺理成章地划拨到转运使司。国公爷觉得此计是否可行?”
舒国公听了,满意笑道,“果真是一桩妙计,郭运使聪慧过人,依计行事便可。”
郭琇忙答应了,趁着舒国公高兴,又说了许多,舒国公又留下他吃饭。
饭后,郭琇告辞离开,舒国公这才对贺正廷道,“今日郭运使在,我不好说你,只是你也太心狠了些。范常平也曾是你的同僚,如今人已经疯了,于情于理,你都应该去瞧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