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中文 > 综合其他 > 开封1044 >
        老包又说了几句客气话,叮嘱众人有何需求,都可向院中的缉司提出,开封府会尽力满足。

        第二天一早,早饭已毕,便有缉司官将几箱成捆的账册送至院中,有两名推官一同前来,亲捧着几份要紧账簿,叮嘱务必由磨勘司文书、勾覆吏人等亲自复核。

        众人翻看箱中的账册,发现全是庆历初年至庆历四年,两浙路的往来账册,内容覆盖了棉布粮食、珠犀药茶等物,有人问道,“御史能否指明,究竟是要磨勘哪一处货物。”

        推官道,“御史说,两浙路的账每一项都务必反复磨勘清楚。各位吏人都是三司的老人,对三司架阁库的账册明细甚为清楚。我们这里还有两浙路商家,以及牙庄司和漕运的记录,磨勘数量实在庞大,尤其是细枝末节,切不可放过。请逐一仔细比对。”

        众人听了,便快速分派开来。

        不一刻,整个院中寂静无声,只听得一片沙沙的纸张翻动和笔墨书写的声音。

        两名推官带来的是展昭誊抄的几本账册,分别来自白锦堂、徐评、林振和宋七,加上展昭从司库调出并誊抄的底账,均交由院中的三司吏人们磨勘复核。

        三司虽掌管着整个国家的财务,但三司吏人却是这当中最底层、最被轻视的一群。

        北宋一朝,三司官员任期较短,普遍对业务流程不熟悉。相比之下,三司吏人多长期在固定岗位任职,既看得懂账册,又对财务制度最为了解。

        正因如此,包拯和庞籍听了三司使的介绍,权衡再三,抽调了十几个最底层的吏人,将他们召集到一处,闭关查账。

        同时,包拯还调了十余名缉司官,将院子围得密不透风,他下了严令:不能使一个人、一只苍蝇放出去。十几个人的吃喝拉撒,全在院子里。每日,他派了专门的人来送吃食茶水,连做饭和送饭的人,也都是开封府里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