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这400颗恒星比做成一个立体棋盘,那么黄矮星是棋盘上的“暖格”,这些G型主序星,表面温度在5200-5800K之间,光芒带着明显的黄白色,最令罗清震惊的是,这些恒星的光度中等,体积中等,几乎都是标准太阳质量的1.2左右。
矮星则是“暗格”,大多是M型的主序星,表面温度在2800-3300K,光芒是压抑的暗红色,相比于那些明黄色的黄矮星,这些红矮星更难以观察,但罗清还是数清了这200颗红外星组成的一片雾蒙蒙的红区。
幸运的是,附近不存在行星,不然这个四百体文明可就有的受的了。
这红矮星与黄矮星并不是泾渭分明的排列,而是呈现着明显的犬牙交错之势,
比如在东北象限中,红矮星聚集得更密集,20颗红矮星挤在直径0.5光年的空间里,而黄矮星则稀疏地散布其间。西南象限的“断裂带”有一颗黄矮星镶嵌在红矮星的中心,猛烈的明黄色光芒遮挡了7颗红矮星的光芒,让它们的红色变得忽明忽暗。
这种分割包围的特性,这让罗清想到了中国的围棋。
当然,更引人注目的是这400颗恒星两侧尽头各有一颗大质量黑洞和大质量白洞。
事实上,由于缺乏对白洞的理论,罗清也不清楚那颗释放白色的球体区域是什么东西,只能先冠以白洞的名字。
在白洞形成的炙白光芒附近,有一个极其明显的暗影,暗影呈现罗清无法理解的图形。
这是一个具有奇数个面的正多面体,这在数学概念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几何约束(欧拉公式:顶点数-棱数+面数=2),正多面体只能以偶数面存在,比如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等等,这五种正多面体都是偶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