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仪叹息一声,走到镜头面前,简单介绍了一下水滴的基本构成,以科学理性的方式,向全世界的观众们阐述着这一切:
“强相互作用力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中最强的一种,是电磁力的数百倍,其核心作用是将质子和中子内的夸克束缚在一起,并将质子、中子结合成原子核。
而水滴表面,就是这种致密的原子核形成,紧列排序,哪怕用现在人类最先进的显微镜来看,其表面上也是绝对光滑的。
可以简单地视为中子简并态材料,但只有一层原子核的厚度。
水滴内部的强力发生场,要比三体人此前给予我们的分子级发生场强上数个数量级。
三体世界用这种示敌以弱的简单战术,轻易的蒙骗了自诩计谋祖宗的人类世界,舰队国际也因此受此影响,为了升级那可笑的铁幕装置而召回了绝大多数战舰,给了水滴一网打尽的可能。
而水滴的动力系统,本质上仍然是正反物质湮灭引擎,只有正反物质湮灭,才能提供出远超核聚变的能量密度,实现水滴那极其恐怖的加速度供能。
有了这种绝强的材料和绝强的动力系统,能够实现超越物理学常识的锐角转弯也只有不足为奇了。
不过有一点是需要澄清的,水滴的锐角转弯并不是真正的锐角顺时转弯,而是在极小半径下的瞬时转弯,转弯半径可能只有数百米或几十米,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样瞬间急停急转。
在锐角拐弯过程中,水滴的加速度可以迅速攀升到8万G,远超常态的8000G。
水滴的外壳是强相互作用力形成的中子简并态,而水滴的内核同样坚硬,由强电磁相互作用力材料构成,是电子简并态结构。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锤子将头部敲碎之后,水滴仍然可以正常运作的原因……它的内部也比人类任何已知的材料要硬,和大环上的白矮星鱼族群是相同级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