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初阶段的‘流浪地球计划’中,需要建造1万座行星发动机来推动地球,并经过上百年的加速之后,最终将地球推到1‰的光速来实现星际流浪的目的。
地球这种级别的星体,能够以1‰光速航行就已经是物理极限了,因此相比之下,吞食者文明的飞船,以1.5‰的光速航行,实际上算不上慢,他们的飞船规模毕竟摆在这里。
甚至他们超级飞船要比地球本身更大,那个轮胎的外环直径,可以塞下接近5颗地球,而最夸张的是,这种级别的飞行物,是他们建造出来的,而不是借用自然天体,怪不得他们要掠夺行星资源。”
在这里,上校引用了一个词,叫“技术规模”。
上校说:“由此可见,吞食者文明的技术规模,远大于地球人类和三体文明。”
联合政府主席看着在透明晶体中游动的波江女孩,连声叹气:“怎么会有那么大的飞船呢……上个世纪有个老电影片子叫《独立日》,那会儿还没有三体危机,独立日的外星飞船,直径有15公里大小,那就是人类想象过的最大飞船了。
哪怕到了现在,最大的恒星级战舰,欧洲舰队的‘悖论引擎号’恒星级战舰,长度也不过才2.2公里,总吨位也才百万吨左右……吞食者飞船比地球还大,这究竟是怎么制造出来的?难道他们不受材料力学的限制吗?”
众人没有说话,在接触到吞食者飞船之前,谁也不知道答案。
波江晶体虽然记录了波江座星系毁灭的画面,但她们并没有记录关于吞食者飞船的数据。
或者说,波江文明根本就没有‘记录数据’的概念。
人类只能对波江晶体储存的视频进行反复观看,试图推算出更多信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