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剖这条鱼了解其内部构造时,善清也通过丁仪了解了许多信息。

        白矮星的密度极高,约10克/立方厘米(即每立方厘米1000吨),但白矮星依旧不是这个宇宙中最坚硬的物质,最坚硬的宏观物质是中子星。

        白矮星并没有克服电子简并压,只能形成致密原子结构。而中子星是克服了电子简并压,并在中子简并压的支撑下可以形成的致密原子核结构,是宏观宇宙里最坚硬的物质/天体。

        如果中子简并压都支撑不了的宏观物质在引力的作用下继续坍缩,那么就是物质的终极阶段——黑洞了。

        虽然理论上也有克服中子简并压从[中子星]晋升到[夸克星]的理论星体,但也只是纯理论,实际上中子星只要质量达到一定的级别,克服中子简并压之后就会立刻形成黑洞,而不是所谓的夸克星,因此由纯夸克组成的宏观物质存在仍然只是理论上。

        但无论是人类还是恐龙亦或是三体人,对于这种制造人工黑洞基础理论——让物质克服中子简并压形成黑洞都一无所知。

        当然,白矮星物质并非坚不可摧,这种尚未克服电子简并态的致密原子结构,在受到外界猛烈作用(比如核弹爆炸)后仍然可以被摧毁。

        这也是恼羞成怒的善清能把这条白矮星鱼给活活撕开的原因。

        这种类似白矮星的致密原子结构材料善清已经见识过了,吞食巨环的主要龙骨结构同样是类似白矮星的材料,看来这种白矮星材料和这些白矮星鱼脱不了关系,双方很可能是取自同一个地方。

        要知道根据人类自22世纪兴盛白垩纪文明理论,以及对地球地质遗迹的探索复盘,人类已经知道,恐龙在离开地球前制造的应该是一个直径数千公里的巨环,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北美洲的巨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