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食舰队可以通过暂时熄灭核聚变发动机来在漆黑的太空中隐藏自己,但大环不行,大环的方向始终在人类舰队的掌控之中。更何况除了光学观察之外,人类还释放了大量基于电磁波的探测波。
但部署在柯伊伯带的太空雷达也有许多缺憾,柯伊伯带的空间尺度极大,以至于人类在柯伊伯带部署的雷达体系中至少由上千颗雷达构成,但这些电磁波雷达信号会按照距离平方衰减,远距离探测时,回波信号极弱,实时性差,难以快速响应动态目标。
以人类目前的技术,只能做到对柯伊伯带内区域吞食舰队的准确定位,对于柯伊伯带之外的吞食舰队很难做到完全掌握。
这些劣势使得太空雷达更适合中近距离探测,在太阳系级别的超远距离探测中,太阳系舰队更倾向于使用光学、射电望远镜。
但此时此刻,太阳系舰队已经清楚了吞食舰队的后续进攻策略,知晓吞食舰队的齿轮攻击并非是大规模的佯攻,而是货真价实的主力突进。
至于情报来源,自然是坐镇在太阳系的面壁者。
这位面壁者虽然神念的半径距离只能持续到冥王星轨道,大概距离地球53天文单位,但他已经学会通过将神念凝成丝线,来进行跨越200天文单位的来回扫描,像是真正的太阳系雷达,每隔半个小时就会向太阳系舰队汇报一次敌人的舰队动况。
因此吞食舰队的大规模突袭一开始,就遭到了人类的针对性的顽强阻击。
大环来袭的方向已经上传到了前线舰队的各处。目前能对大环造成有效伤害的除了恒星级战舰所配备的恒星型氢弹武器。就只有柯伊伯带区域四大矮行星冥王星、阋神星、鸟神星、妊神星所搭载的超大功率伽马激光射线了。
这四大矮行星所搭载的超大功率激光伽马射线炮的威力不逊色于吞食巨环的那350门伽马射线主炮,由大功率的可控核聚变设施进行直接供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