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听起来很快,但在太阳系中仍然不足一提,这种化学燃料式的飞船不具备生态循环能力,作战半径将在太阳系的内部,即海王星轨道以内,不超过30个天文单位。”

        “而中技术战略的核心飞船,显然只有无工质飞船可以达到,按照原先的中技术战略的数值界定,中技术战略的飞船可以达到第三宇宙速度的300倍,即4800公里每秒,这差不多是15000马赫,这是罗清飞行速度的125倍左右。这种级别的飞船应当具有部分生态循环能力,并且可以将人类的战线推至柯伊伯带。作战半径由30个天文单位扩展到1000个天文单位。”

        在场的所有太空军军官都听得出来,章北海在有意提及罗清的存在,以造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听到这数值的夸张差距,一些潜意识中迷信罗清力量的太空军军官们也逐渐冷静了下来。

        章北海说:“而高技术层次的飞船,正是我一直所追求的,我从来没有掩饰过这一点,因为我认为,只有这种达到第三宇宙速度1000倍左右,也就是16000公里每秒速度,至少达到光速5%的恒星级飞船,才能让我们在400年之后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有人小声的说:“这是多少马赫来着?谁帮我算算。”

        “约5万马赫……拿音速算已经没有的意义了,数值太大了,这个速度是罗清的400倍。”

        “嘶,那未来的战争确实不能仰望他了。”

        “本来就是,如果全靠他,那我们太空军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章北海仿佛没有听见下面的窃窃私语,“这种级别的飞船,一定是具备完全生态循环能力的,这也是人类将战线推到奥尔特星云的基础。换句话说,这种级别的飞船,拥有向三体星系远航的能力,这是人类舰队与三体舰队对垒的底气。”

        毕云峰问:“北海,其实我跟那些老航天是一个想法,那就是人类的有生之年,真的能把这种所谓的恒星型飞船研制出来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