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肯定是到不了的,我观察了这些刷毛痕迹的相对距离和时间,那10个突出的刷毛,达到现在的最大加速度用了很久的时间,我估计他们肯定会比舰队提前到达,但也最多只能提前200年左右,最高航速虽然有8.34%的光速,但这个光速显然是无法贯穿全程的,其平均航速大概在2%左右。”
“至于为什么我判断这个速度无法贯穿全程,那就要看这些刷毛所遗留的痕迹了,星际云痕迹具备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说明探测器的飞行速度也是间歇性加强的,而且因为尘埃云存在的因素,这些探测器在宇宙真空中遇到了事实上的非真空阻力,因此并不能按照8.34%的光速进行无阻力滑行。”
林格博士的分析很到位,两百年,这个时间让会场中所有在座的人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有军事参谋说:“只是探测器而已,我们应该不用这么紧张吧。”
罗清则问:“这探测器多大?”他是刚来,因此并没有听到林格博士对它们体积的一个描述。
林格博士说:“三体人的舰队,单个舰船的大小大概在50艘航空母舰左右的大小,敌人的太空巨型战舰模式是目前各国太空军所研究对敌的根本前提。而探测器的大小大概是这些舰船的几十万之一,差不多是卡车大小。”
有个工程师说:“这应该没什么危险,十个卡车大小的东西而已。”
“不要小瞧大货车。”
罗清打断了这名工程师判断:“这是可以以每秒25000公里飞驰的卡车,它哪怕什么也不做,只是撞向人类的城市,也可以造成不亚于核弹的破坏力。”
“那也最多只相当于10枚核弹而已。”
罗清思索不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