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图,您叫我图工就行。”

        漫步在的天津超算中心的机库中,罗清看着那如集装箱庞大的集成式算力中心,问道:“图工,现在的计算机还是处于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吗?我记得我闭关前,并行计算的已经很成熟了:多处理器提升算力,向量计算与分布式系统是曾经的主流。”

        “您了解的好多啊!”技术负责人惊叹。

        罗清自嘲道:“囫囵吞枣,博而不精,我可造不出这玩意。”

        技术负责人说:“您说的那种并行计算式计算机,在中国比较出名的就是‘银河’超算系列,不过那都是每秒计算100亿次的老东西了。”

        “这么说,技术还有大的突破了?”罗清问。

        “大的突破倒是不至于,戴着脚镣跳舞而已,您看这,”负责人指了指那几乎盘踞了整个舱室的巨大家伙。

        ‘天河’三型系列的超算是传统冯诺依曼结构式下计算机的极限,是暴力堆砌而来的,建造单价相当于一百亿人民币,纯粹的电老虎,要不是利用太原地火那边的热量建造了大量的地热式发电场,电都不一定够用。这玩意开机一次半个天津都得停电。”

        “太原的地热发电站?可控核聚变呢,八年了还没普及吗?”

        “军用普及了,民用还得等两年,不过也快了,那些燃烧的煤即将为人类贡献一点最后的力量——那个刘欣总算是干了一点人事,气化煤没用上,地热发电倒是用上了,人类取巧渡过了最艰难能源过渡期。”

        那技术负责人见话题偏了,又拽了回来:“‘天河’三号的算力每秒运算量达到了千万万亿级,这相当于十亿台‘银河二型’的总合,面壁者雷迪亚兹的恒星型核弹数据,面壁者希恩斯的人脑模型,这东西都能暴力计算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