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佳佳的《玛利亚基金会》动用资金,组织了很多的车辆,运来了大量的帐篷和食物饮水等物资,为沿途前来参加活动的人群提供帮助。
使馆那边得知了这边的困难,也出面组织当地的华裔代表派人维持秩序,这才让活动现场没有出现意外。
活动当天,在数千人的见证下,使馆代表和学会代表郑重的在一块刻满文字的铜匾上敲下最后几颗铆钉。
孙志伟花钱请来的《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等知名报纸的记者,纷纷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庄重的时刻。
这是第一次,华工的名字被铭刻在太平洋铁路沿线。
随着《太平洋铁路》的持续热销,并冲上了当月的全美畅销书排行榜,以及美国各地的媒体对华工题材的持续报道。
太平洋铁路沿线的城市有不少地方,都展开了一系列的相关活动。
斯坦福大学考古专业发掘了斯坦福植物园中的一处遗址,发现那是当年的一处中国劳工居住地。
这个斯坦福大学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修建太平洋铁路的两大公司: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和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中,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老板就叫老板叫利兰·斯坦福。
这个斯坦福就是斯坦福大学的创始人,当年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雇佣的华工比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更多,死在他们建筑路段的华工也更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