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略一沉吟,声音清朗如溪水击石:“昔有书生,冬夜独酌,忽见窗外雪光映月,澄澈如昼。
他一时兴起,欲访故友,遂踏雪而行。
至友人门前,却见庭中红梅怒放,暗香浮动。
书生驻足凝望,忽然笑道:‘乘兴而来,尽兴而返,何必见人?’遂折梅一枝,踏月归去。”
胤祥眨着眼问:“三哥,这典故原是说王子猷访戴安道,怎么变成书生了?”
胤祉含笑轻点他额头:“典故是死的,人是活的。你瞧窗外这雪,这梅,岂非正应了‘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意境?”
众人望向窗外,果然见雪映月色,梅影横斜,一时皆静默品味。
第三轮,胤禛接过梅花。
他神色沉静,略一思索道:“我讲‘王旦荐寇准’。”
“商鞅变法时,恐民不信,乃立木于城南,募民徙至北门者赏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增至五十金,终有一人徙之,果得赏。自此,秦人知令出必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