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缓缓摇头:“陛下,”

        他目光澄澈,声音如古井无波,“非是不能补,而是不可补。此间玄机,在于‘本真’二字。”

        “譬如有一传世玉珏,温润天成,其上一道天然纹路,恰与另一美玉浑然契合,此乃造化所钟,独一无二。”

        “然此刻,秽毒深浸,如跗骨之蛆,非寻常手段可除。

        若欲彻底涤荡污浊,唯有一途——将其归于洪炉,经受真火熔炼,重塑其形。

        如此,玉珏可得新生,光洁或更胜往昔,坚韧亦远超以往。”

        言及此处,老僧目光微凝,语气带上一丝无可转圜的定数:“然,那一道源自本源、成就其‘独一无二’契合的天然纹路,却必在这场涅槃之中,随之化转。

        此非损耗,实为蜕变必经之取舍。

        陛下,此乃天道平衡之理,强求圆满,反损其真。”

        他看向内殿的方向,眼神悲悯:“殿下经此一劫,犹如璞玉涅槃。

        非是断情,而是其情已升华至境,化私为公,如天之覆物,如地之载物,广泽万民,而非拘于世俗儿女之私情。

        强续姻缘,非但其自身气运排斥,犹如水火相侵,更恐折损殿下寿元,有违陛下救子之初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