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清晓自然不是无的放矢,因为看过原文,她非常清楚商述为什么要想尽办法打通户部尚书这条线。

        商述要想起事,需要很多钱,他身边的原文女主会提炼精盐,但私自产盐、贩盐是重罪。

        女主空有技术,却无法大规模、合法地转化为财富。

        所以商述需要设立一个官督商办的试点盐场,让女主把精盐技术“洗白”,并合法垄断经营。

        户部正好主管盐铁专卖、税收财政,所以他盯上了叶家,好不容易引得叶家上了他这条船,结果奏批被压在司礼监的案头上无法盖印。

        叶清晓喝了一口程复递过来的茶,伸手将被撕成条的小笺从他如玉的指尖里抽出来,拎在身前晃了晃,“既然掌印连女儿家的私房话都能翻出来,想必要翻出一个试点盐场不难吧?”

        程复眉梢一挑,饶有兴味,“盐场的位置算不得什么,值钱的可从来不是地方,而是能制作精盐的技术。”

        叶清晓认同,“若是盐场能设立,一个人可兼顾不了那么多步骤,一个人掌握的技术叫‘独门秘方’,自然是无价之宝。可若是一群人掌握,那叫工序。只要这盐场办起来,需要招募大量工匠杂役,这人一多,眼睛就杂。那提炼精盐最关键的几个步骤,还能藏得住多久?”

        商述依仗的无非是女主的技术。一旦技术扩散,变得不再神秘,他们的优势将荡然无存。而凭借官办盐场的规模和人手,想要反向推导、学习甚至后期直接派人接管,并非难事。届时,这盐利归谁,可就由不得商述了。

        程复唇角勾起一抹了然的弧度:“依六小姐的意思,咱家不妨批了这奏疏,试点规模不妨大些,用人不妨多些,尽快促成这利国利民的好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