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即便您现在已能对怡和洋行和置地集团实施控股,我仍建议不急于让您的亲信直接接管,而是采取渐进的方式,首先稳固您的控股地位便足够了。”伯顿提议道。
“嗯?为何如此?直接让我们的团队占据高层职位不是更直接有效吗?”林浩然好奇地问。
“无论是万青集团还是其他企业,都汇聚了大量管理人才,他们的管理能力固然出众,但对怡和洋行和置地集团的具体运作却未必了解。如果我们贸然接管并大幅更换原高层,这两家公司很可能会在短期内遭受重创。
因此,老板,最稳妥的做法是逐步推进。在获取控股权后,暂时保留原高层,随后慢慢渗透您的亲信,让他们有足够时间深入了解公司内部运作,再逐步接手管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两家公司的损失!”伯顿微笑着解释道。
伯顿的言下之意很快被林浩然领悟,他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接管这两家公司的事,确实不能让高层变动太多,我也无需过多准备。”林浩然手托下巴,沉思着说道。
接管港灯集团与此次接手怡和洋行、置地集团的情形大相径庭。
对于港灯集团,林浩然对陈寿麟的才能极为赞赏,加之陈寿麟作为华人管理者,带领港灯集团取得了卓越的业绩,从历年的财务报表都能够看得出在陈寿麟团队的管理下港灯集团的盈利有多好。
因此,在收购港灯集团后,他并未对高层进行大幅调整。
然而,怡和洋行与置地集团的情况则截然不同。
这两家公司长期被英资财团牢牢掌控,高层几乎全是英资财团的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