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的香江,工业,乃是香江的核心经济组成,根据去年,也就是1980年香江政府发布的数据显示,制造业在香江本地生产总值所占比例为23.8%,位居香江经济组成中的第一!
像电子工业,去年香江的电子厂就高达1316家,出口值就高达134.17亿港元。
此外,制衣业的产值更是在电子厂之上。
而在去年的香江制造业体系中,除了电子工业和制衣业这两大核心产业外,塑胶业、钟表业、玩具业、纺织业(与制衣业关连但独立成链)是另外四大支柱性制造业。
它们共同构成了香江“出口导向型工业”的核心骨架,对如今的香江经济增长、就业和出口贸易贡献显著。
可这些制造业,实际上大都是没有太高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受制于人。
“我们的电子厂大多在做装配,芯片来自日本美国;我们的钟表机芯依赖瑞士或日本;玩具和塑胶业的精密模具同样需要进口。
这就好比一个人,肌肉发达,但心脏、大脑(核心技术)却要靠别人供给,终究难以强壮,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您的意思是,我们要进入这个领域,填补空白?”伯顿的眼睛亮了起来,他嗅到了巨大的商机和战略价值。
“正是!”林浩然斩钉截铁地说,“这需要巨大的投入和长期的耐心,但一旦成功,我们将掌握无可替代的话语权,我们可以和我们的兄弟企业合作开始发展,比如丰泽电器公司、朗维集团,逐步向外拓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