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肴很快上桌,白切鸡、清蒸海鱼、红烧肉、时令青菜,还有一大煲老火靓汤,香气四溢,充满了家常的温暖与实在。
虽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珍馐佳肴,但林浩然却是非常满意。
席间,氛围轻松了许多。
林浩然一边用餐,一边更细致地向杨名逸询问内地业务的细节。
“名逸,这两年辛苦你了,内地情况特殊,很多事情需要摸索着来,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林浩然关切地问道。
杨名逸放下筷子,认真回答:“谢谢老板关心,最大的困难,倒不是硬件,而是软件,一方面是两地制度、思维方式的差异,沟通协调需要花费大量精力;
另一方面是人才,尤其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还能理解我们运作模式的中层干部非常稀缺,我们现在是‘传帮带’,从香江带过来一批,再在内地选拔有潜力的苗子重点培养,但这需要时间。”
“这是必然的过程。”林浩然表示理解,“人才培养是长远大计,要舍得投入,可以考虑和内地的一些理工科院校建立合作,设立奖学金,定向培养我们需要的技术人才和管理培训生。
眼光放长远,未来内地的市场和发展潜力,超乎想象。”
内地的高校学子,虽然因为环境问题,眼光在初期或许还带着些地域的局限,但是人口基数庞大,有天赋的人才,绝对不少,只是尚未挖掘出来而已。
“老板说的是。”杨名逸深以为然,“我们已经和羊城那边的中专学校有了初步接触,下一步正计划与羊城的一些高校谈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