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搞低价促销,他们自己亏得难以接受,而对手呢,却可能并没有太大亏损,甚至还有微利。

        这种不对等的消耗战,让和记黄埔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局面。

        这时候,政务董事韦彼得从座位上站起来。

        顿时,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向对方,包括李加诚。

        “李生,以及在座的各位,我不得不告诉各位一件事情,我们最近有一笔3.58亿港元的债务,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到期了。

        而这几个月,我们的业务情况大家都清楚,码头业、酒店业、零售业等等基本上亏损的多于盈利,再这么下去,和记黄埔又回到几年前那个资金周转困难、濒临破产的和记黄埔了。

        所以我建议,百佳超市的价格战,还是想办法尽快停下来吧,我们坚持不了多久!”韦彼得沉声说道。

        韦彼得的话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原本就气氛凝重的会议室里轰然炸开。

        “3.58亿的债务?一个月内到期?之前怎么没听财务部提起?”一位董事失声叫道。

        财务总监立刻站起来,面色尴尬地解释:“这笔债务是年初时为了整合部分地产业务而借贷的短期过桥贷款,李生是知道的,原本计划用北角商品房项目的一部分销售回款来偿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