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中文 > 都市小说 > 起航1992 >
        大概来说,米发的翻修期是毛发的两倍,总寿命更是达到了毛发的四倍。

        从这个角度来说,说一台米发顶4台毛发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这无疑大大加重了装备俄罗斯发动机中国空军的后勤压力和保障难度!

        以咱们的空军部队的训练强度,大概只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就需要将战斗机上的发动机拆下来,运回维修厂进行翻修,如果是在和平时期,这只不过是多拆换和运输几次发动机的事情而已,不算什么大事,但如果是在战时,这个问题可就要命了:这意味着咱们的作战飞机的持续作战能力就因为发动机寿命不足而大打折扣。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以每天作战5小时来计算,咱们的十号几和11号机持续进行两个月的作战就需要进行发动机翻修,而此时米国的飞机的发动机还没达到翻修期的一半!

        面对如此巨大的差距,空军方面心急如焚:必须想办法提高“三姨夫”的翻修期和总寿命啊!

        作为空军航空发动机主力翻修厂的57XX厂接到命令后,具体怎么做的咱们就不说了,最终他们通过攻克核心技术,以发动机维修再制造技术,成功的将“三姨夫”的翻修期从原来的300小时提升到了500飞行小时,而总寿命也提升到了1500小时,基本相当于将咱们主力战斗机的维修和更换发动机的时间延长了一倍,这意义有多大,大家心里都有本账,自然不用作者来多说——当然,成功给“三姨夫”延寿,那是2010年左右的事了,这会儿的57XX厂正对着“三姨夫”狂流口水、感慨“果然啊,老大哥就是老大哥!”呢。

        而57XX厂专家团队之所以来华腾工业集团,就是对华腾工业集团在航空发动机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估——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不,此前华腾工业集团申请在国内成立一个D-30K系列发动机的大修厂,空军以及总装已经对华腾工业集团的申请给出了批复,原则上同意了华腾集团的申请,之所以是“原则上”,就是因为在这之前还要过一道关:通过57XX厂对华腾工业集体的评估。

        不过对于57XX厂的专家团队而言,与其说他们是来对华腾工业集团的D-30K系列发动机的大修能力进行评估的,不如说他们是来学习的:

        在知道了华腾工业集团先后从大毛家和二毛家挖来了前苏联克里莫夫设计局的第二人总设计师谢尔盖·伊佐托夫先生、前苏联进步机器制造局第一副总经理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先生等一众前苏联在航空发动机制造、研发领域的大拿和技术骨干之后,57XX厂的专家们在调整好了心态;而在知道华腾工业集团竟然已经成功仿制出了DV-2涡扇发动机、并且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测试之后,他们的心态就再次改变了许多……

        所以,也就可以理解此时此刻,为什么这些专家这么着急了,机会是真的难得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