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中文 > 都市小说 > 起航1992 >
        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闻言,也是一脸好奇的看向张起航,虽然此前张起航已经在电话里跟他说过了,但当时张起航在电话里说的语焉不详,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自然是格外好奇。

        对于这两位已经入籍的、甚至已经入选了工程院院士的顶级专家,张起航自然没有什么好遮掩的,他说道:“如果使用D-30KP-3,倒是能够达到运载全新一代主战坦克的需求了,但主战坦克没办法下了飞机就立刻投入实战,还需要经过加油、装弹等一系列的整备,另外因为涵道比比较小、比较费油的缘故,航程也差了点意思;

        但如果是D-30KP-4,那就一切没问题了,不但推力更大,还更省油,可以保证咱们的全新一代主战坦克下了飞机直接投入作战。”

        原来是这样……

        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颔首道:“在您回来之前的这些天,我和大家又重新对D-30KP-4方案审议了一遍,之前的方案确实还有一些优化的空间,总的来说,在保证整体的制造成本与D-30KP-3相差不超过10%的前提下,D-30KP-4的最大推力还能再提高个3%到5%,油耗能降低2%左右。”

        “能提升这么多?”

        张起航有些惊讶。

        千万别以为为了提升这一点性能却要付出10%的成本提升,很不划算,事实是完全不是这样,作为一款军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如果只是付出这么一点成本的提升,却能够提升推力、降低油耗,这意味着之前够不到的攻击位置现在能够够得着了,这其中的战略意义和威慑力远远不是发动机提升的那10%的成本所能相比的。

        最重要的是,这10%成本提升只是现在的提升而已,未来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各种降本增效手段的应用,整体的制造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等产能规模超过400台之后,说不定整机成本甚至有可能低于D-30KP-3……毕竟一架6爷只需要2台发动机,而一台大运则需要4台发动机,而以整个华夏对于大运的需求量,再算上备用发动机,别说400台了,恐怕500台都未必够用。

        也正是因为明白这些道理,张起航才这么惊讶。

        说起这个,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也很开心,他说道:“这还是相对保守的估计,毕竟咱们不是真正的军用航空工业部门,有些东西或者技术、材料,或许国内已经有了,但咱们还不知道,接下来西飞的同志不是要过来和咱们沟通么,到时候我和他们聊聊,说不定还能在提升一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