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铜豆子朝佛背上尿尿后,他便听见了妖邪的诵经声、晨钟暮鼓之声。
现在,在白噪音拉开了声场序幕后,他又听见不该听到的声音。
“话说,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本事虽大,周遭弟子可曾有三两真心?手段再高,肉做的人儿又能挡暗箭几许?”
这段声音,云遮月的嗓子,顿错有致的腔调,地道的评书范儿。
书的内容,周玄没听过,不知是何本何段,但这声音,他熟——
——落英厅里,通过唱机讲《活娃娃》那位说书人。
当时在厅里,周玄便感觉唱机中的说书人必是个高人。
往后的日子,他遇上了袁不语,哪怕在上午听袁不语讲了神叨叨的古事,知晓了对方是个说书人,肚子里装着能耐,也依然没有将袁不语与那位说书高人的形象重叠起来。
这是周玄的思维定势造成的。
说书高人的《活娃娃》,是从唱机里传出的,他便误以为这高人不应是活人,当时也才会找周伶衣帮忙,利用巫家牛铃,要将那高人寻出。
如今周玄对诡异力量有了新的理解,知道平水府中的神人阴人,有比鬼祟更胜一筹的能耐,唱机发声,轻而易举,但思维已成定势,便不那么容易撬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