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年代还没有所谓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学还是个稀有东西。
大部分家长可能会愿意让孩子念书,让他们读完小学,但是至于中学的话……
这就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分水岭,家里条件不好的,基本孩子到了能上中学的年纪,都会要求小孩去打工或者回老家帮忙务农。
绝大多数都不会再供养孩子念书了。
理由也很简单。
第一,就是因为那个年代的中学学费对于绝大多数家庭而言,普遍都算是一笔高昂的支出。
第二,就是因为那时候的父母辈普遍没经历过中高考,也没有接触过知识分子的圈子,对于‘知识改变命运’这话包含浓郁的歧义。
当然,现在八成大学生也对这句话带有歧义,信奉学历无用论……
的确,除非是出类拔萃的学历,不然的确没什么卵用。
可是人家让你念书的目的,也不会是为了混学历,而是为了知识啊!
都说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