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自己在翔安区博物馆看到的《修女图》里并未见到火灾的元素,因为这幅画是在火灾发生之前被创作出来的。

        而之后即便是想要对画面风格进行修改,整体基调已经摆在这里了。

        在这幅画中,整体偏暗色的画面布局风格里突然增加大范围的暖色元素,这幅画就彻底看不了了。

        别说什么艺术造诣,彻头彻尾就成了一坨狗屎。

        而且内容也就跟一开始创作的目的背道而驰了。

        这就跟写一样。

        大纲,标题,人设,简介,书名都定好了,甚至正文内容都进行到一大半了,这种时候如果被编辑勒令对整本书风格主线进行修改,大部分作者本能的第一个反应都是抗拒,因为改起来不仅麻烦,而且改完之后自己这本书就废了。

        在一幅已经被创作好的画作中增加另一个事件的元素和情感,大概就相当于强行勒令一个作者修改一本已经一百多万字的主线剧情一样无从下手。

        所以,现实世界里董朕才没有给这幅画中体现出火灾的元素,只是在现实里对这幅画进行了二次创作……

        至于副本中这幅画是谁送的,这还用问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