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现封面上写着发行时间是1918年,距今已有六十二年之久。
翻开几页,映入眼帘的居然是安徒生和托尔斯泰的童话作品,由周作人,李大钊等人翻译。
这让他有些惊讶,仔细看了几页,在一片后续的评论中看到陈独秀这样说:“儿童文学应该是儿童问题之一。”
他席地而坐,多看了几本。
发现在国内儿童文学这个词语居然起源于五四运动时代,儿童文学不仅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更催生了现代儿童文学的萌芽。
从一开始,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就将祖国民族的命运和前途,与儿童问题联系起来,将儿童教育与深刻影响儿童成长的儿童文学作为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学的旗帜立了起来。
鲁迅先生最先在《狂人日记》中呐喊“救救孩子”,并指出父母对子女应该健全的生产,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与其并称“周家兄弟”的周作人发表在《新青年》的文章《儿童的文学》,更是热情鼓吹儿童文学,他说:“中国向来对于儿童,没有正当的理解,不过是将其当做缩小的成人,拿什么圣贤文章灌输……其余的一概抹杀。”
……
一连看到了一个多小时,程开颜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这篇论文逻辑缺陷可能出现在哪儿了。
这段时间他一直忙于从三大母题的方向解析着那几部经典作品,对理论和发展历史方面的著作倒是不曾看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