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们连看剧都要开2倍速,到底是谁的锅?”

        “没毛病,现代的“慢”是外卖但凡迟到5分钟就投诉,但是能花3小时P一张朋友圈的照片!”

        “不是慢生活没了,是我们再也付不起‘慢’的成本——时间、耐心和敢落后的勇气。”

        “建议把‘慢生活’列入奢侈品分类,和爱马仕一个柜台。”

        媒体人也纷纷加入讨论之中,《新周刊》发文:“‘慢生活’的悖论:我们一边怀念写信的浪漫,一边嫌弃外卖超时1分钟。”

        自媒体人吐槽:“当代人最大的行为艺术是——刷着‘慢生活’话题,手指划得比陀螺还快。”

        情感专家锐评:“从前连‘在吗’都要等回信,现在‘已读不回’是常态——我们是不是把‘朋友’这个词也快进成了‘联系人’?”

        陈默一开始也有些意外,这个活动能突然变成了社会性的话题,并且还延伸出很多相关的子话题。

        不过,随即他就释然。

        就如前文说的那样,为什么《向往的生活》会成为大热综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