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叶子笑着揶揄她:“你会包吗?别包成一锅片汤。我记得上次烹饪课你连面条都煮糊了。”

        “我可以学嘛!”祁淇不服气地嘟起嘴,脸颊鼓得像个小包子,“再说有铭哥在,怕什么!”

        李一泽难得地主动开口,声音不大却很有分量:“包饺子我在行。以前每年冬至都要帮家里包好几帘。”

        典晨阳立即接话,带着几分挑衅:“巧了,我也是!我奶奶是山西人,包饺子的手艺在老家那是一绝。要不咱们比试比试?”

        郑燚推了推眼镜,平静地加入战局:“既然如此,我来负责调馅吧。我叔叔家以前开过餐馆,有独门秘方。保证让大家吃了念念不忘。”

        班里的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要什么馅料,谁能包什么形状,仿佛明天不是简单的包饺子,而是一场重要的比赛。同学们热络交流起来,场面好不热闹。

        陈秋铭看着这群突然精神百倍的学生,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拍拍手让大家安静:“好了,具体安排明天再说。现在先上课!谁要是再讨论饺子...”他故意停顿一下,看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就负责明天洗碗!”

        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哀嚎,但随即又被笑声取代。然而整个下午,课堂上的注意力明显涣散了不少。陈秋铭在讲《法治思想》时,注意到不少同学在笔记本上偷偷画起了饺子的图案;做案例分析时,有人传纸条讨论馅料的选择;甚至在他提问时,有同学脱口而出“韭菜馅的”,引来哄堂大笑。陈秋铭看在眼里,只是无奈地笑笑,没有点破。

        第二天下午,最后一节课的铃声刚刚响起,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涌向食堂。食堂的阿姨们已经准备好了几个长桌,上面铺着干净的保鲜膜,旁边摆放着面团、擀面杖、馅料盆等工具。四大盆馅料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食指大动。

        “哇!太香了!”林晓安第一个冲到桌前,深深吸了一口气,“郑燚,你这馅调得绝了啊!光是闻着就流口水了。”

        郑燚得意地推推眼镜,开始分发一次性围裙和手套:“那是,祖传秘方。我今早五点就起来准备了,肉馅要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半小时才能上劲,白菜要挤干水分但又不能太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