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眉头微皱,刚想张嘴再说什么,却见一位须发半白的小老头儿突然出列。
正是当初曾在灭佛之事上,指责李奕“造杀孽”的侍御史左承思。
他一脸肃然道:“陛下,李相此举虽有保全浮桥之意,但未得圣命便擅自撤军,实乃违抗军令,若不严惩,恐日后诸将效仿,军令难行!”
侍御史在诸御史中的地位最高,眼下后周没有专职的御史台正副长官,即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所以侍御史左承思都已经站出来,当即殿内便有几名御史也跟着纷纷附和。
御史们本就负责纠察内外官员、肃正纲纪,由他们出面来弹劾宰臣李谷也算职责之内。
但这时也有其他谨慎的大臣提出异议:“李相乃是宰臣,又兼前军统帅,若贸然问罪,恐动摇军心。不如先召回东京,问明缘由再作定夺。”
随即大臣们便分作两派,争论是否立马严惩宰相李谷的罪过。
柴荣微微闭上眼睛,想到了高平之战时,李谷被乱兵所迫,宁愿逃入山谷差点饿死,都没有投降汉军。
以及自己反攻北汉,对方鞍前马后,在统协驻地兵马、后勤的调运方面,尽心尽力的办事。
听说李谷当时一天只吃一顿,更是只睡一两个时辰,没日没夜的操劳,整个人都瘦了快二十斤。
柴荣是个很念旧情的人,去年为自己巩固皇位出过力的人,他都记在心里,而且也都一一提拔重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