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李谷明显也是有大功的,这事柴荣心里明白,让他对李谷有更大的宽容度。
柴荣心道:李谷办实事的能力很不错,年轻时也是文武兼备的人才……可惜年纪大了终究失了几分锐气。
他觉得这事自己也有一定责任,先前派李谷为攻打淮南打头阵,就是看重了对方在后勤和统协人员方面,都有很强的经验和能力。
再加上柴荣不想轻易放权给武将,这才折中让李谷顺带管着前线兵权。
但有利就有弊,毕竟不是专职武将出身,打仗方面还是差了一筹。
然而眼下不是想着惩罚李谷的时候,数十万人马如今还在淮南的战场,牵一发而动全身,当要以稳定军队人心为主,李谷暂时肯定不能轻易召回。
柴荣沉默片刻,目光扫过殿内众臣,最终落在王溥身上:“王卿,此事你怎么看?”
王溥作为宰执重臣,深度参与国政大事,显然明白皇帝的心思,当即拱手道:“陛下,臣以为李相撤军之事虽有不妥,但眼下淮南战局未稳,若贸然撤换主帅,恐给唐国可乘之机。不如先令其戴罪立功,待战事稍定后再行论处。”
柴荣微微颔首,对这个回答还算满意,但眼神中的冷意仍未消散:“既如此,便依王卿所言,暂留李谷之职。再命李重进率军加紧赶往正阳,支援前军御敌。”
从寿州城下撤军的事已经无可挽回,如今最紧要的就是不要再出纰漏,正所谓进军容易退军难,当务之急就是要保证军队的安危。
柴荣纵然对李重进有诸多防备,但对于这位表兄打仗的能力,他还是认可的,目前淮南前线战事不明,让李重进赶快去协助也算多个保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