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总领工程的韩通,却能有条不紊的安排各项事务,不得不说他在这方面很有些本事。
反正换做李奕来干,他是根本不知道从哪理清头绪,这方面他倒是挺佩服韩通的。
汴河边的柳树还未落叶,细枝在风中轻摆,与河面上泛起的粼粼波光相映成趣。
李奕得了韩通的交代,亲自带着随从来到码头,监督运送来的条石卸船。
河岸边早已搭起简易的木架滑道,数百名赤膊的役夫喊着号子,将一块块石料从漕船拖拽上岸。
“李都使请看。”随行的工曹官员指着石料道,“这些条石都是从管城石场运来,每块都按照韩都巡检要求的尺寸凿制,长短误差不超过半寸。”
李奕蹲下身子,指尖抚过石料上细密的凿痕,不由暗自惊叹——在没有机器辅助的年代,靠着世代相传的经验和手艺,匠人们仅凭双手就能有如此精度。
李奕望向汴河上的大船,忽然问道:“这些石料,从开采到运送,统共要经多少道工序?”
工曹官员解释道:“工序倒是没多少,但耗费的时间不短。开山取石要半月,粗凿成型又半月,水陆转运再要半月……这些石料是第一批送抵开封的,后续起码还要送四五批,才能勉强够筑城所需。”
李奕闻言不再多说什么,静静望着汴河畔的忙碌景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