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往郑府的路上,李奕突然醒悟过来——郑仁诲的死确实不算是一件小事。
皇帝将枢密副使魏仁浦扶正之后,郑仁诲只是挂着个枢密使的名头,实则已经不再具体管辖枢密院的事务。
但尽管如此,他的身份地位却并不容忽视。
当初柴荣亲征北汉时,“十朝不倒翁”的冯道没有随行,留在京城的大臣里以他的资历和威望最深。
但皇帝却让郑仁诲为东京留守,只命冯道担任先帝的山陵使,主持太祖丧事。
而且柴荣回来后,立马加郑仁诲为侍中。
待后来郑仁诲身染重病,皇帝更是两次到他府上亲自慰问,还表现的异常悲伤,欷歔不已。
若不是因为郑仁诲染病不能再主事,这次攻伐江南的留守之职或许还轮不到向训。
放眼整个大周,能享受这个待遇的重臣,可谓是屈指可数,恩宠的程度不言而喻。
至于为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