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笔墨。“她推开铜镜前的胭脂盒,露出底下压着的《江南舆图》,图上的河道被红笔圈出多处,“告诉他,苏州织造的李大人是母妃的远亲,若遇难处,可持我玉佩去见。“

        青禾研墨时,看见她在信纸末尾画了只威风凛凛的老虎,尾巴却卷成个圈,像在撒娇。墨迹未干时,殿外传来长史的通报:“殿下,圣上召您即刻入宫,说是......江南急报。“

        萧书瑶捏着信纸的手猛地收紧,墨迹在纸上晕开,将那只老虎的尾巴染成了团墨渍。她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像那年华清宫的温泉池边,看见沈砚之嘴角的血迹时一样,心脏被无形的手攥得生疼。

        太极宫的暗流

        太极宫的偏殿里,香烛燃得正旺,将圣上的脸映得忽明忽暗。萧书瑶跪在冰凉的金砖上,听着内侍宣读江南传来的急报——沈砚之在巡查堤坝时遇袭,随行的两名随从一死一伤,他本人坠入湍急的河道,至今下落不明。

        “书瑶,你怎么看?“圣上的声音透过缭绕的烟雾传来,带着难以捉摸的意味,“沈砚之年轻气盛,怕是触了江南世家的逆鳞。“

        萧书瑶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血珠滴在明黄色的地毯上,像极了那年沈砚之送她的第一支红梅。她想起他临行前说的“功成归来筑小院“,想起信里写的“并蒂莲寄回长安“,喉咙像被滚烫的烙铁堵住,发不出半点声音。

        “依儿臣看,此事绝非意外。“英王萧景琰从屏风后走出,玄色王袍上的金线在烛火下跳动,“江南水患背后牵扯着盐运利益,那些世家向来无法无天。“他弯腰扶起萧书瑶,指尖触到她颤抖的肩膀,“臣弟愿即刻领兵南下,彻查此事。“

        圣上的目光在姐弟俩脸上转了圈,忽然叹了口气:“不必。“他从龙案上拿起份奏折,扔在萧书瑶面前,“这是三日前收到的,江南巡抚奏报,说沈砚之治水不力,强征民夫导致民怨沸腾。“

        萧书瑶展开奏折,见上面的字迹与弹劾沈砚之的奏折如出一辙,只是换了个署名。她忽然明白,这是场早就布好的局,沈砚之不过是棋盘上,那些世家用来试探王府底线的棋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