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氏还在鼎盛时期,父母兄弟姊妹健在,她还没有入东宫遭受蹉跎,仍是风光无限的国公府大小姐,爹娘的掌上明珠。

        与她自幼交好的那位萧小将军也还没有请命征讨北蛮命丧沙场。

        “神武二十一年七月啊,孩子,你好些了?”这是半月来谢知月头回正常说话,国公夫人萧郁芸惊喜交加的询问。

        “好些了,娘,今日是七月初几?”

        她记得很清楚,萧小将军是在神武二十一年七巧节那日进宫请旨北上征讨蛮夷,并在宣武殿立下那被盛京黄口小儿都能传颂的军令状:“战如胜,奏凯而归;如败,若非裹尸而还,我自戕谢罪。”

        后来,那豪情万丈的军令状,成了萧家满门的笑柄,更成了整个盛朝的耻辱。

        那位十五岁随神武大帝出征一战夺旗成名,十八岁封狼居胥,鲜衣怒马的少年将军萧家三郎萧寰,竟在战场上被一蛮夷小卒斩首,裹尸而还,连头颅都未能归故里。

        因他那一败,神武大帝耗废二十余载才建立起的大盛国威被蛮夷狠狠打了一耳光,触怒天子,萧家至此逐渐式微。

        而盛京三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萧寰不死,她也不会为了维护家族门楣,嫁给齐景暄当那太子妃,使荣国府站队太子,助太子做那种弑君父夺权的大逆不道之事,最后却落得个卸磨杀驴的下场。

        所以重来一次,她只有两个想法,一是绝不要再嫁给齐景暄,让谢氏陷入火坑,二是阻止萧寰出征。

        “今日是七月七,我的儿,正逢这七巧节,太医郎中都说你思慕太子成疾,你好好告诉娘,是不是这回事?”萧郁芸忧心忡忡的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