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答应他吧?”张先生神情一紧。
“没有。”苏录摇摇头道:“一来弟子还不了解五经,二来还没问过先生呢。”
“我不是经师,不会跟他们抢的。”张先生笑着提醒他道:“但是你务必要慎重啊,选本经就是二次投胎,选错了就麻烦了。”
“是吗?”苏录闻言神情一紧,赶忙拱手道:“还请先生赐教。”
“你该听说过,乡试会试都是按五经分科取士的。十三位房考官也按照五经分房阅卷,其中选《诗经》的考生最多,一般四五房;《易经》其次,在三四房;再次是《尚书》,一两房;最少的是《春秋》和《礼记》,几乎每次都是一房,而且人数还少。”
“所以选热门的《诗经》、《易经》竞争激烈,但录取的名额也多。选冷僻的《春秋》、《礼记》竞争小,但录取的名额也少。”张先生讲解道:
“这里头的门道深着咧,选对本经的和选错的,被录取的机会可能天差地别。”
“明白。”苏录点点头,选专业这事儿他熟得很。
“再者,也不能光琢磨报哪一经更容易被录取,归根结底还得看你治经的水平。”张先生又道:
“治经可比四书难多了。四书是经义的基础,治经是高深的学问……类比的话,四书中最难的《中庸》,在五经中也只能算浅显,当然《诗经》不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