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曲礼》曰:‘男子二十冠而字。’
意思是,男子二十岁的时候正式成年。从此要束发加冠,同时由长者赐字,以后就不能直呼其名了。
两千年来,人们一直大体遵循着古礼。但时代变迁,也不会完全拘泥。比方苏录他们一进书院,就被要求束发戴巾,把头发梳成大人样,以示郑重。
同样的,书院也会在他们毕业时,由先生为他们赐字的。当然这是自愿的,学生们如果坚持古礼不肯提前,先生们也不会多事。
只是谁会拒绝提前得到表字呢?这是他们从小就盼的事儿。
比方春哥儿去年就得表字‘盈之’。
而且请先生赐字,也表示对先生的敬重。因为这意味着,你此生不管走到哪里,做多大的官,都不会忘记先生了。
张先生自然十分高兴,却又摇头谢绝道:“还是等你去鹤山书院,请那里的先生赐字吧,让他们赐字用处更大。”
名字名字,赐字跟起名同等重要,自然会成为两者间的情感纽带。这种拉关系的机会既体面又牢靠,所以有可能当然要请一位举人甚至进士赐字,而且机会仅一次……
“不,我想请先生赐字。”苏录却坚定道。他虽然是一个功利的人,却还不至于连自己的名字,都要蝇营狗苟地算计。
“唉,不好不好……”张先生推辞再三,最终敌不过苏录的坚持,从桌子里抽出一张洒金笺,递给他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