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上的献俘,指的是将重要俘虏献于太庙。但那个级别太高了,最近一次还是在成化年间。
但知县代天牧民,有‘缉盗安境’之责。在剿匪成功后,理当举行遥献仪式,一来可安定人心、震慑宵小,二来有利于加强朝廷的权威。
当然更有利于加强知县的个人权威……
于是卢知县便在城隍庙前,义正言辞地宣读了献俘祭文:
“维大明弘治十八年元旦,合江知县卢某、永宁千户马某,率阖城军民,谨致祭于城隍之神,禀圣听于万里之遥曰——”
“蜀江回浒,向为通津;滩雾所蔽,竟聚匪氛。齐三小丑,啸聚为寇,截舟于野,扰民于滨,商路断绝,闾阎愁殷。匪势虽微,民皆切齿;江上壅塞,众盼廓清!”
“岁除之夜,贼醉酣嬉;千户马某,率师奔袭,火焚贼栅,红光裂雾;刀刈贼徒,刃舞血雨!义士苏泰,生擒贼首;余党方惊,竟血染席。一夕之间,巢倾穴覆,珠货重光,江路复熙!”
“此非臣功,实赖神佑王化,将士齐心。今首恶就俘,从寇尽灭,合江路通,闾阎称庆。谨以贼首齐三等献于神前,伏祈:
一祈江涛永靖,舟楫无阻;
二祈年谷丰登,阖境康宁;
三祈圣朝万岁,海宇清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