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此事,赵宋王朝这边已经快吵翻了天。
支持联金灭辽的大臣认为,燕云十六州被异族占据已逾二百多年,这不仅是地理上的失地,更是赵宋王朝历代君臣难以释怀的国耻。如今辽国国力日衰,金国崛起迅猛,金军在对辽军的战事中屡战屡胜,关键赵宋王朝前所未有的强大,只要宋金两国联合,肯定能一鼓作气灭掉辽国收回燕地五州、平滦营三州以及所有关隘,凭此险要之地巩固北疆边防,彻底了却先帝们的遗愿。
况且,辽国长期以来对赵宋王朝并非毫无觊觎,如今其势已颓,若不抓住机会,待其缓过劲来,或是女真独吞辽地后势力更盛,赵宋王朝将错失收复失地的最佳时机。
反对联金灭辽的大臣,则秉持着稳健保守的态度。他们强调,宋辽两国自澶渊之盟后,已维持了近百年的和平局面,边境无大规模战事,尤其是上次赵俣御驾亲征大败耶律延禧后,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榷场贸易互通有无,既节省了巨额军费,也让民生经济得以休养生息。
他们认为,宋辽两国好不容易才获得了真正的和平,一旦主动毁弃,便是失信于天下。
更让他们忧心的是,女真部族虽战力强悍,却如同未被驯服的猛兽,今日能反辽,明日难保不会将矛头对准赵宋王朝。
而辽国虽弱,却正好可以充当赵宋王朝北方的一道屏障,若辽国覆灭,赵宋王朝则将直接与新兴的金国接壤,届时面对虎狼之师,恐无险可守,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认为,贪图一时的失地之利,而引狼入室,实在是得不偿失,绝非治国良策。
两派各执一词,一方着眼于百年国耻与战略机遇,一方坚守和平盟约与潜在风险,双方谁都不肯退让。
这几天,赵俣之所以没有见金使,也是因为双方没能吵出一个结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